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术动态

 STS中心系列讲座:David Ludwig报告“Global Dialogues About Science Governance:The Case Of Responsibl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2024-09-25

在当今时代,面对人工智能、CRISPR、无人机、环境问题等的发展,问题的解决超出了单个国家的能力与职责范围,科技的全球治理迫在眉睫。2024年9月20日下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邀请了荷兰Wageningen University的副教授,中国科学院PIFI学者David Ludwig做了题为“Global Dialogues About Science Governance:The Case Of Responsibl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的报告。报告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高璐副研究员主持,大连理工大学副教授晏萍,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刘占雄评议。报告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二十余位老师与同学参与了此次活动。

高璐首先对来自各高校的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大家介绍了David Ludwig在历史学、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等领域进行的研究及成果,并介绍了两位评议人在负责任研究与创新领域的工作。

David Ludwig围绕“全球科学治理”的主题,进行了负责任研究与创新(RRI)的案例分享。在参与Wageningen University “全球认识论和本体论”(GEOS)项目中,David发现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对于问题有着不一样的关注点,在科技的全球化时代,关于科技与社会的理论反思与实践干预都缺一不少,因此科技伦理活动可能会从传统的理论研究走向一种实践化的、参与式的工作。以基因编辑为例,基因编辑技术为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供了新的途径,使作物适应气候变化,但它们也往往受到当地社区的强烈抵制。全球性挑战需要良好的全球治理,重要的是以合作的方式将不同国家的利益结合在一起,探索共同的伦理标准。负责任的研究与创新(RRI)可能是促进科技合作最成熟的框架,捕捉了世界各地科学家和决策者对“责任”的共同关切。David认为,RRI框架对于全球治理也有其局限性,需要思考超越RRI的、以跨文化接触为基础的新框架,探索植根于不同文化中的人类实践,培养不同文化之间的团结。

大连理工大学副教授晏萍、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刘占雄对David Ludwig的报告进行了回应,RRI的本质是“为了未来的福祉,RRI呼吁通过科学和技术的管理,将所有利益相关者的社会需求和道德价值观纳入设计和开发中。”那么,从科学治理到善治,我们首先应该定义什么是好的科学?好的科学的标准是什么? 以及,如果全球对话是一个起点,全球治理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离目标还有多远,如何使治理真正发生?

Ludwig教授回应了以上一系列问题,长沙理工大学副教授廖庙、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樊小龙也与他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