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术动态

 “科技史与全球史的对话——第二届全球科技史研究工作坊”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成功举办

2024-05-14

与会专家合影

2024年4月28日,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世界科技史研究室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联合举办的“科技史与全球史的对话——第二届全球科技史研究工作坊”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也是继2023年华东师范大学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联合举行的第二届科技史与全球史学术工作坊。会议围绕全球视野下的知识流动、全球视野下的医学知识、全球视野下的核科技互动以及全球视野下的科技前沿四个主题展开,来自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云南大学和中共中央党校的近二十位学者在会议上做报告,并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学术交流。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世界科技史研究室主任田淼主持,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关晓武、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主任沈志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柏春作为嘉宾致开幕词。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关晓武研究员致辞

关晓武研究员简要回顾了与华东师范大学签订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内容,肯定了过去一年里双方进行的各种合作活动。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沈志华教授线上致辞

沈志华教授分享了自身对冷战起源经济视角的观察,并进一步强调冷战研究也应当注重引入科技史的视角与方法。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柏春研究员致辞

张柏春研究员也谈到了技术史研究的经验与方法在冷战史与其他全球史研究中的应用,肯定了沈志华教授的观点与经验。

会议现场

第一组学术报告由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梁志主持。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柏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社会主义历史与文献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姚昱、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刘衍钢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青年副研究员李明洋四位学者围绕“全球视野下的知识流动”分别做了题为《如何估量20世纪50年代苏联技术援华的意义》、《中国橡胶种植:1950-1962》、《亚历山大与亚历山大里亚》以及《技术、政治与社会:20世纪50-80年代中国水泥船的发展》的主题报告。

张柏春研究员回顾了建国初期苏联向中国技术援助的历史过程与影响,重申苏联技术援华是中国建立现代工业体系的重要基础。姚昱教授以中国的橡胶种植为案例,以小见大地考察了中苏同盟关系以及意识形态下的政治对科学发展的影响。刘衍钢副教授根据亚历山大攻占推罗岛以及建设亚历山大里亚城的历史,介绍了古代文明对技术在军事与建筑上的运用。李明洋青年副研究员则围绕水泥船这一历史上的特殊发明在中国的发展,考察当代中国历史进程中的技术、政治与社会的互动。

第二组学术报告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云逸主持。上海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张勇安、浙江大学历史学院特聘研究员姬凌辉、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刘烨昕和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后顾年茂则分别以《为国际政策生产知识:世界卫生组织与致瘾药物的技术治理》、《战时中央防疫处及其生物制品事业的发展(1931-1945)》、《策略与实践:洛克菲勒基金会国际卫生部早期在中国的路径选择》和《罗伯特·科赫与现代细菌知识在华传播——以民国中小学卫生教科书为中心》为题,围绕“全球视野下的医学知识”这一主题做了系列报告。

张勇安教授最新研究涉及世界卫生组织40年代末成立以来围绕致瘾药物的技术治理进行的一系列历史活动及其制定致瘾药物技术与管理标准的过程。姬凌辉特聘研究员考察了20世纪30-40年代国民政府中央防疫处的发展。刘烨昕副研究员以洛克菲勒基金会在20世纪早期在中国培养医学精英的系列活动为中心,发掘其在中国的路径选择及其原因。顾年茂博士则以民国中小学卫生教科书为史料,探讨了德国医生罗伯特·科赫与19世纪现代细菌知识的在华传播之间的联系。 

与会专家主题发言(部分)

第三组学术报告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青年研究员刘金岩主持。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的梁志、陈波、史宏飞和李云逸等四位学者围绕“全球视野下的核科技互动”分别作了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主任梁志教授做了题为《朝鲜半岛核问题的由来与美国的应对》的报告,包括朝鲜半岛核问题的产生过程与美国的应对,指出美朝之间的缺乏互信是朝鲜核危机背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陈波教授的报告《密歇根大学与原子能技术的国际传播》则介绍了密歇根大学收藏的一批与原子能技术对外援助相关的历史档案,提供了一种从大学和研究机构层面探讨原子能技术的国际传播的研究方式。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史宏飞副教授的报告《科学家、核保障监督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身份》考察了冷战前中期国际原子能机构围绕核保障监督的活动以及科学家在其中的重要参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李云逸助理研究员与陈悦副研究员的报告《压水堆技术向法国的转移与中法交涉》则探讨了法国核电技术的发展历程、美国核电技术向法国的转移以及中法核能合作的历史。

第四组学术报告由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陈波主持。来自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云南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以及华东师范大学的刘金岩、刘磊、李金锋和路昊明四位学者围绕“全球视野下的科技前沿”分别作了报告。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世界科技史研究室副主任、青年研究员刘金岩做了题为《20世纪70年代中外科技交流的重启——基于国际知名物理学家访华的案例研究》的报告,表明李政道、杨振宁等华裔物理学家在70年代中国重启对外科技交流过程中的推动作用。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刘磊教授的报告《中美政治关系影响下的科技合作——以卫星发射合作为例的研究(1988-1999)》,回顾了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中美卫星发射合作,并进一步指出中美政治关系影响下科技合作的曲折历程与限度。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李金锋的报告《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介绍了人工智能理论与实践的各个发展阶段与过程及其深远影响。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博士路昊明的报告《冷战时期美苏高能物理合作与SSC的缘起》则考察了美苏冷战期间在粒子物理领域的竞争和美国超导超级对撞机的缘起与夭折的历史过程。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Timothy Baycroft教授总结发言

 会议闭幕式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世界科技史研究室主任田淼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Timothy Baycroft在闭幕式上做总结发言。他指出,将全球史与科学史结合对于考察和理解世界不同地区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技术变革与历史主流叙述之间的联系至关重要。通过对某些特定对象的微观史考察来结合更广泛的全球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历史进程,将构成全球史与科技史结合的一种关键方法。同时,他还结合自己对世界民族主义运动历史的研究经验,指出鉴于科学技术大都具有明确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影响,我们更应当注重科技史的研究与考察,并使其在全球政治、社会和经济史的历史研究工作中发挥作用。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主任梁志教授致闭幕词

 田淼主任向梁志主任赠书

会议最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主任梁志教授致闭幕词,对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及与会学者表达了诚挚的谢意。田淼主任向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赠送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世界科技史研究室的最新研究成果。双方均表示此项活动还将继续下去,为推动学科交流和科技史研究做出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